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主旨:國際經濟合作協會訂於明(104)年1月21日(星期三)上午9時在台北舉行「第15屆台印(度)經濟聯席會議」,請轉知有關會員廠商踴躍報名參加。

 臺灣省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  函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地址:104台北市復興北路2號14樓B座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電話:02-27731155
受文者:各會員公會
發文日期:中華民國103年12月31日
發文字號:(103)省貿河業字第0380號
速別:最速件
附件:如文
主旨:國際經濟合作協會訂於明(104)年1月21日(星期三)上午9時在台
            北舉行「第15屆台印(度)經濟聯席會議」,請  
            轉知有關會員廠商踴躍報名參加。 
說明:
一、依據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103.12.25.國經協會(103)字第
        1049號函辦理。
二、「第15屆台印(度)經濟聯席會議」
(一)會議主席:該會印度委員會主任委員施顏祥先生及印度商工總
       會前會長Mr. K.K. Modi, President of Modi Enterprises &
       Chief Delegate of Indian Delegation       
(二)日期:1月21日(星期三)上午9時。
(三)地點: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1C會議室
(四)研討議題:「資通訊產業發展及合作會議」、「製藥產業發展及
       合作機會」、「金融產業發展及合作機會」、「印度投資環境簡介」
三、印度商工總會前會長Mr. K.K. Modi訂於明(104)年1月20-23日
        率團訪華,1月21日出席「第15屆台印(度)經濟聯席會議」,訪
        問團成員為資通訊、製藥、金融等產業為主。
四、印度為南亞第一大國,人口居全球第二,自1991年採行經濟自由
        化政策後,經濟成長表現亮眼;美國高盛公司在2001年研究報告
        中,預估到2050年印度與俄羅斯、巴西及中國大陸將成為世界最
        強經濟體,其中印度將於2032年超越日本,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
        體。主打經濟牌的印度總理莫迪今年5月上任後,大大帶動民間部
        門投資,加上央行可能有降息動作,明年成長預測從5.6%上升至
        6.4%,未來幾年印度經濟可望進入成長高峰,成為全球最矚目的
        新興市場。
五、印度吸引外資投入的三個主要利基分別是龐大的內需市場、具競
        爭力的成本優勢及豐沛的技術人才,主要吸引的產業別包括服務
        業代工(BPO);基礎建設、汽機車及零組件製造、資通訊產品、生
        技製藥、金屬加工、觀光等,尤其以快速成長的中產階級帶動強勁
        的內需消費力道是吸引外資投入的主要因素。依據國際貨幣基金
        (IMF)資料,自2001年至2014年間,印度國內生產毛額(GDP)由
        2,872億美元成長為2兆478億美元,平均國民所得由334美元增
        加為1,625美元,國民消費及購買能力大幅提升,市場展展潛力廣
        受全球矚目。
六、根據我國海關統計資料,2013年台印雙邊貿易總額為61億186萬
        1,314美元(較2012年同期成長3.025%),2014年1月至10月雙
        邊貿易總額為48億5,581萬1,881美元(較2013年同期減少
        6.071%),我出口到印度28億4,484萬984美元,自印度進口20
       億1,097萬897美元。在印度投資台商濟有78家,投資金額為2
       億3,635萬美元,如鴻海、華碩、中華航空、中國信託銀行、聯發
       科、大陸工程、中鼎工程等。另台達電則以泰國投資公司名義,投
       資印度。
七、該會議全程以英語進行,隨函檢附暫訂議程暨報名表各乙份,請於
        1月13日前將報名表回傳該會彙辦。
 聯絡人:簡小姐
 電話(02)2528-8833分機57
 傳真(02)2747-0611
 電郵:tiffanychien@cieca.org.tw
 
正本;各會員公會
 
理 事 長    張  燈  河
 
檔案名稱 檔案大小
第15屆台印(度)經濟聯席會議.pdf 937KB
(103)省貿河業字第0380號.doc 73KB